知識版權知識版權資本版權
IPR Daily,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新媒體
426.cn,60萬知識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前段時間,李康生來上海參加電影《那日下午》的一個放映活動,有觀眾提到蔡明亮導演最近死磕盜版的“念經”行為,這位觀眾談了作為大陸影迷的道德困境,即因為主流院線不放映蔡導作品因此只能買盜版。
對此李康生的解釋是:蔡導反盜版主要是不想讓自己的電影在不完美的視聽環(huán)境下被觀看。經常有觀眾罵蔡導作品無聊難看,那你放在手機上看,不更難看嗎?
然而,為什么一個導演會如此介意自己的電影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被觀看被閱讀?反盜版和一個導演的藝術觀念本身有怎樣的關聯(lián)?蔡明亮反盜版,到底在反什么?
蔡明亮
蔡明亮反盜版是“版權資本主義”嗎?
在一種比較主流的話語里,就像那位觀眾所抱持的“道德困境”般的復雜感受,一方面對于觀看盜版有某種原罪意識,另一方面也希望蔡導可以理解大陸觀眾難以觀看到他的電影這一現實處境。
另外的更具批判性的觀點則將盜版問題放在“版權資本主義”的框架下來理解。譬如,筆者在一篇題為《蔡明亮反盜版,不能光靠知識版權》的文章里,借用知識版權對于知識壟斷的批判分析,把蔡導反盜版的理由解釋成一種知識壟斷行為。
但讀了孫松榮先生的專著《蔡明亮:從電影到當代/藝術》后,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誤解了他。
有意思的是,蔡明亮自己在訪談中坦言,他也會買盜版,或至少買過盜版,而且他也坦言其實許多盜版產品的質量上佳:我所有的DVD在大陸都是10塊錢、12塊就買到了,而且quality(質量)都還不錯。
而且說到盜版,蔡明亮本人似乎沒有一般觀眾的那種道德困境:因為我也買大陸的盜版片,所以我不能罵人嘛!我也在用盜版,不然我就看不到了。
如此一來,那么,我們怎么理解難理解蔡明亮反盜版的理由呢?
藝術電影如何包容更廣大的觀眾群體
許多文章在討論蔡明亮的反盜版行動時,經常會提到一個觀影資源的匱乏、不均衡的問題,因為蔡明亮的電影從未入主大陸影院,而他的正版碟又價格高昂,這樣的現實困境促使許多通過盜版觀看蔡明亮的影迷一方面可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又感受到盜版原罪施加的道德枷鎖。除了觀影資源,另一個與之相連的,也是這些年大陸反復爭論的問題是:藝術電影如何容納更廣大的受眾?
對于這樣的問題,盜版是不是唯一的答案?蔡明亮的答案是:不。
恰恰相反,蔡明亮是少見的力圖將最優(yōu)質的藝術資源分享到最廣大的受眾群的藝術家。最典型的例子是《臉》。這部電影除了在臺灣通過院校放映之外,蔡明亮更帶著九本拷貝到傳統(tǒng)影院以外的地方(包括鄉(xiāng)下、軍校、外島等)進行3個月的巡回放映。同時,蔡明亮決定不在臺灣發(fā)行影片的DVD,僅以制作限量典藏版的十個檜木箱子,以每套一百萬臺幣的價格出售。
以此來看,一般意義上的那種對于知識版權壟斷知識傳播來謀利的批評就站不住腳了,因為蔡明亮并沒有以版權為門檻排斥較低階層的受眾群體,相反,他以自己的方式包容了更大范圍的、先前無緣觀看他電影的那部分受眾。
那么,蔡明亮不發(fā)行DVD,親力親為將電影帶到臺灣的窮鄉(xiāng)僻壤的舉動僅僅是出自一個藝術家對于某種觀影資源的正義分配的自覺嗎?我想,這無疑是對于蔡明亮的某種簡化,他背后有更復雜的對于電影藝術本身的思考。
毫無疑問,蔡明亮是歐洲“作者電影”傳統(tǒng)下的繼承者,對此,他有極其強烈的“作者論”自覺,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就是他會在每部電影的結尾打上“蔡明亮”的簽名。然而,作者電影僅僅指的是一整套區(qū)別于好萊塢式的藝術電影語言嗎?相較于他的前輩和同行,蔡明亮顯然走得更遠,他更進一步將這樣的“作者性”從文本創(chuàng)作的范疇延伸到一般導演無權涉足到發(fā)行、放映、典藏和販賣的環(huán)節(jié),整個鏈條蔡明亮一手囊括,彰顯其作者意志和權限。
以這樣的角度來看,蔡明亮不發(fā)行《臉》DVD,親自帶著《臉》跑遍臺灣,在傳統(tǒng)影院以外的空間進行巡回放映,這一系列舉措促使臺灣觀眾必須在作者授權的渠道去接觸他的作品,就如同他要堅持在片尾放上自己的簽名,他是在清晰地標示一個“作者論”的概念。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原件是否可能?
可以說,蔡明亮真正在意的并不是盜版產品本身的視聽、畫面等質量的優(yōu)劣,他在意的是電影觀看這一行為是否是在一種足夠完美的環(huán)境下進行。又或者說,蔡明亮提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今天藝術電影應該怎樣被觀看?
對于蔡明亮導演稍加熟悉的觀眾確實已經發(fā)現了,蔡明亮的電影正在美術館化。美術館化一方面是說,從《臉》以后,他這幾年的電影越來越頻繁地在傳統(tǒng)影院之外的美術館、博物館外放映,另一方面,蔡明亮的電影越來越有成為一種裝置藝術的傾向。
然而,把一部電影放在美術館去放和在一般的電影院放,不都是在大銀幕上放映嗎?空間的分別有何意義?甚至說,除了視聽效果這一區(qū)別外,一個電影在美術館放和下載后在移動端、電腦上放映,到底有什么區(qū)別?難道一個小說家會介意自己的小說在窮鄉(xiāng)僻壤被下里巴人們翻閱還是在一流大學的圖書館里被陽春白雪們翻閱嗎?
蔡明亮在和孫松榮的訪談里的這番話似乎是答案:我在一個美術館被看到了,跟我在上片反而票房都不好,我是覺得那種價值感就不太一樣。
怎么理解這個所謂的“價值感”?對于蔡明亮來說,一方面進入美術館,意味著和主流商業(yè)片的截然區(qū)分。蔡明亮并不諱言自己的作品作為藝術片的屬性,而且他相當自覺地、從始至終地貫徹著一種藝術片創(chuàng)作的影像烏托邦理想。即便對于正版DVD,蔡明亮也不認為這是適合自己電影的一種觀看途徑,他認為不論正版DVD,還是盜版,都是“使用不當”:我家里蠻多《天邊一朵云》,都是我自己買的。因為我們發(fā)行的時候就賣掉了,可是我手邊沒有,我就開始買回來,那種感覺是什么?就是它使用不當。想看的人,買回來也只能在電視上看,不想看的根本就不會買它,所以就當‘啊,廢物!’跟一堆商業(yè)片擺在一起?!?/p>
而另一方面,更本質的,從電影和藝術的關系來看,蔡明亮思考的是電影如何真正成為一種藝術。他在訪談中說,“我一直在用我的作品去印證電影到底是不是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還是一個市場買賣?”
盡管電影作為第七藝術如今已成為公論,但對于許多創(chuàng)作者來說,電影是否獲得以及如何獲得與古典時代的偉大藝術同等地位,這依然是一個有點微妙的問題。而蔡明亮的《臉》被盧浮宮收藏,無疑具有相當的象征意義,這代表他的作品獲得了世界頂級藝術權威機構的認可,列入藝術正典。而對于蔡明亮來說,藝術如何成為藝術,很重要的是它的原件性,或本雅明說的籠罩在藝術作品上的“靈韻”。
早在上世紀初,本雅明早已經預見到電影作為一種“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宣告了過去那種擁有原件的藝術品的消亡。但蔡明亮卻試圖讓觀眾重新思索電影作為藝術原件的可能性。
以這樣的觀點來看,便不難理解為什么蔡明亮尤其不能忍受盜版的存在。當然,蔡明亮這種“逆流而動”的思考究竟是他某種藝術偏執(zhí),還是具有某種激進性?這是另一個問題,可以留待藝術理論家們去爭論,我想說的是,對于蔡明亮的反盜版,不難套用簡單的思維去揣度,而誤解了他的初衷。
寫完這篇文章,我真誠地向蔡明亮導演道歉。
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沈河西
編輯:IPRdaily趙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網,并經IPRdaily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