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國際視野
小知2018-05-05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創(chuàng)新贏(ID:IP2win)

作者:趙潔  審協(xié)北京中心機械部

原標題: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IP創(chuàng)新贏】


今天,美國將發(fā)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除了與“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的240多萬個名字以外,還有一項容易被別人忽視的新技術將被應用?,F(xiàn)在我們就從即將發(fā)射的洞察號說起。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官網公布的消息,作為“InSight”火星探測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在5月5日上午7:05,于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對于這次發(fā)射“洞察號”的意義,小贏想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熱門劇集《火星探索》(MARS)中的一句話來概括:人類正在為在那顆紅色星球上迎接我們的未來而努力嘗試。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MARS》宣傳海報(圖片來源自網絡)


作為人類最有可能移民的星球,科學家們對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本世紀以來,主要的火星探測活動有:


2001年10月23日,美國“奧德賽”號衛(wèi)星進入環(huán)繞火星軌道;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03年12月25日,歐洲“火星快車”號衛(wèi)星進入環(huán)火星軌道;


2004年1月3日,美國“勇氣號”探測器著陸火星;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04年1月25日,美國“機遇號”火星漫游車安全著陸;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08年5月25日,美國“鳳凰號”探測器在火星北極著陸;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12年8月6日,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14年9月24日,印度的“曼加里安”號衛(wèi)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

……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從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出,美國NASA登陸火星表面的探測器分為兩種:一種是能移動的火星車(例如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另一種是著陸后就不能移動的著陸器(例如鳳凰號)。


本次發(fā)射的洞察號就是以鳳凰號為藍本開發(fā)的著陸器,一旦著陸就不能移動,大部分的科學任務是通過諸如鉆探實驗來完成,并僅限于著陸位置下方。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與“鳳凰號”著陸在火星北極附近不同,這次“洞察號”計劃降落在溫度較高的火星赤道附近。這樣洞察號能獲得更充足的太陽能電力,開展科學實驗的速度和壽命都會更長。


洞察號的探測任務有兩個:


1.調查火星內部結構:確定火星地殼、地幔、地核的厚度、結構、組成和物理狀態(tài)(液體/固體)或熱狀態(tài)。有了這些數據就能探索火星的形成和演化過程。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確定火星的構造活動和隕石撞擊情況:需要測量內部地震活動的幅度、速度和地理分布;測量隕石撞擊地表的速度。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標,洞察號搭載了兩件利器:內部地震試驗儀(SEIS)以及熱流和物理性能組件(HP3)。


地震試驗儀(SEIS),能通過對地震波穿過地殼、地幔和地核的研究,可以推演出各層的深度及組成,繪制出火星內部巖層的分界線,弄清楚火星內核究竟是液體還是固體。并進而試圖找到火星表面沒有像地球一樣被分割成不同板塊的原因。舉個例子,洞察號就像是為火星來一次超聲波檢查!


(如果對為什么地震試驗儀能夠完成上述功能感興趣,可以參考:

http://www.bgs.ac.uk/discoveringGeology/hazards/earthquakes/marsquake/home.html 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506439/answer/243729424)


熱流和物理性能組件(HP3),能在火星表面向下鉆出 5 米的深洞,從而監(jiān)測火星內部的熱量傳輸情形。鉆孔能否成功是熱流試驗能否成功的關鍵,當然成功的一部分因素還包括運氣成分,如果著陸地點下方就是堅硬的巖層,那么……?。ㄗ6床焯柡眠\)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圖片源自http://www.lcpm10.caltech.edu/pdf/session-4/10_LCPM%20HP3%20Spohn.pdf)


說了這么多,今天文章的另外一位主角終于閃亮登場了。本次隨“洞察號”發(fā)射的還有兩個立方星:“火星立方一號”——MarCO,每個均為手提箱大小,將在洞察號著陸前提前分離,進入預定的繞火星的軌道。這是首次將立方星應用于行星間的通訊。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盡管在火星軌道上有衛(wèi)星(例如奧德賽號)能夠作為洞察號與地球之間的數據中轉站。但是本次發(fā)射的立方星MarCO的意義在于:當人類未來對沒有中轉站的星體進行探索時,可以在發(fā)射著陸器的同時發(fā)射這種體積小、重量輕但功能強大的立方星,讓它成為數據傳輸的中繼,從而避免讓著陸器自帶繁瑣的通信設備而占據太多的發(fā)射重量和空間。


所謂“立方星”是新型微衛(wèi)星的統(tǒng)稱,因其外觀通常像一個立方塊,所以被稱為立方星。目前,國際上對立方星通用的體積單位是1U(10*10*10cm),目前國際上設計立方星都是采用1U的整數倍。這次隨洞察號發(fā)射的就是兩枚6U的立方星。


由于洞察號的許多技術都涉密,所以很少能找到與洞察號相關的專利。但是,小贏卻發(fā)現(xiàn)了與這兩顆6U立方星相關的專利申請。


NASA在其專利申請(US2017/0073087A1,下圖)中公開了:6U的立方星中可以集成有多種模塊組件。例如:磁力計、離子/中性粒子質譜儀、陀螺儀、無線電信標、機載計算機等等。太陽能板202可以直接覆蓋在立方星的全部外表面,為整個衛(wèi)星供電。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US2017/0073087A1說明書附圖


但是,在本次發(fā)射的立方星MarCO中,也許是為了更穩(wěn)定的獲得電力,還是像傳統(tǒng)的衛(wèi)星一樣,設置了兩塊能展開的太陽能板和天線,以便更穩(wěn)妥的為洞察號保駕護航。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洞察號作為最新一位前往火星的訪客即將起航,每一次人類與火星的親密接觸都承載了人類的夢想和希望。


根據我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在不遠的將來,也就是2020年左右,我國也將發(fā)射火星探測器。在預祝“洞察號”成功發(fā)射的同時,也衷心希望我國在成功實現(xiàn)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兩大空間探測活動之后,在火星探測工程上也能早日突破,圓滿完成。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來源:IP創(chuàng)新贏(ID:IP2win)

作者:趙潔  審協(xié)北京中心機械部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推薦閱讀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17全球區(qū)塊鏈企業(yè)專利排行榜(前100名)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17年企業(yè)發(fā)明授權專利排行榜(前100名)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2017全國申請人確權商標持有量排名(前100名)


“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yè)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yè)IP高管、研發(fā)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萬產業(yè)用戶(國內25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5月5日,和洞察號一起飛向火星!

本文來自IP創(chuàng)新贏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slanderfriend.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18879.html,發(fā)布時間為2018-05-05 16:22:56。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