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布,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wǎng)(iprdaily.cn)
作者:木魚燃燈 知識產(chǎn)權那點事
原標題:李榮浩新歌《要我怎么辦》歌詞只有九個字,歌詞幾個字重要嗎?
李榮浩發(fā)了新歌《要我怎么辦》,結果整首歌竟然只有九個字:“呵”“哈”“要我怎么辦”“你想”。
網(wǎng)友評論也超級有意思:
首先,歌迷、網(wǎng)友的困惑其實是非常有意思并值得研究的,即:字數(shù)較少的歌詞有沒有獨創(chuàng)性,是否構成作品。
判斷字數(shù)較為少,用詞簡單的歌詞是否構成作品,主要判斷其是否具有獨創(chuàng)性。
通常而言,其中,歌曲的歌詞部分構成文字作品,這一點是不難理解的,但出現(xiàn)類似李榮浩新歌《要我怎么辦》這樣的歌詞是否構成文字作品就需要做精細化的進一步解構分析。
王遷教授對于文字作品的字、詞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有著這樣的解釋,單獨存在的字、詞以及詞匯的簡單組合是公眾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基本工具。文字作品類似于一棟房子,字和詞類似于構筑房子的基本建筑材料——磚和瓦。如果將一磚一瓦都壟斷起來,公眾就無法使用相同的磚瓦搭建造型各異的房子。
王遷教授的解釋是對作品需要的表達長度做的很好的比喻詮釋,譬如電影名稱《五朵金花》,書籍名稱《文化苦旅》,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等這些較短的表達,雖然用詞巧妙、表達情感深刻,但因為過于簡短,出于平衡公共利益的需要,在著作權法上不予保護,在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領域予以保護基本上是目前的共識。
而李榮浩新歌《要我怎么辦》歌詞雖然只有九個常見的字,但把“呵”“哈”“要我怎么辦”這樣簡單的字詞重復,多次循環(huán),再反復,這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巧妙構思,具有獨創(chuàng)性,筆者認為構成文字作品。至于作者為何用“呵呵”“哈哈”作詞,其本人也公布了創(chuàng)作想法,“呵呵和哈哈,這四個字,在這個年代包含了太多情緒,感覺說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沒說。”
其次,實踐中有個誤區(qū)筆者認為值得提醒,即:一首歌有無歌詞或者歌詞字數(shù)多少對其是否屬于音樂作品重要嗎?
無論是法律上還是事實上,一首歌有無歌詞或者歌詞字數(shù)多少對其是否屬于音樂作品并不重要。大家平時聽歌是聽的歌詞還是編曲?歌詞固然重要,對歌曲表達意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多數(shù)人聽歌主要是聽的編曲,有時候也許記不得歌詞,或者歌詞記得不準確,但只要記得歌曲的旋律(譜曲),仍然可以吟唱哼唱。這其中涉及著作權分析一個很重要的“拆分思維”,即,對待任何不同類型的作品,我們可以拆分其各個元素,根據(jù)不同的構成要件具體判斷。
具言之,李榮浩新歌《要我怎么辦》是由其本人作詞、作曲、編曲制作的,這首歌有詞和曲兩大元素組成,作曲是由李榮浩精心編排,獨立創(chuàng)作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已經(jīng)符合音樂作品的構成要件。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關于音樂作品的定義為:……(三)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在規(guī)定音樂作品的概念時已經(jīng)非常明確的指出包括帶詞或不帶詞的音樂作品。換言之,即使李榮浩新歌沒有歌詞,或者歌詞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依然不影響《要我怎么辦》屬于音樂作品的定性。筆者相信,結合生活中大家常聽的古典音樂、純音樂等不帶詞的音樂作品便不難理解。
其實,除了李榮浩新歌《要我怎么辦》歌詞只用九個字外,還有一些歌曲同樣歌詞少到質(zhì)疑自己的耳朵,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神曲”!
李榮浩《貝貝》
整首歌4秒
“貝貝”兩個字
“當你看完這條評論,你已經(jīng)在聽下一首了”
許嵩《等到煙火清涼》
整首歌用了8個字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華晨宇《小曲兒》
整首歌只有伴奏,無字。
龔琳娜《忐忑》
有歌詞,但……
全部是“象聲詞”
近些年,出現(xiàn)了不少歌手喜歡創(chuàng)作一些沒有詞的純音樂或者作詞很極簡的音樂放在專輯中,引發(fā)歌迷無數(shù)種思考和遐想,熱搜不斷,這些歌曲也讓歌迷粉絲體驗了不一樣的藝術。筆者認為,對音樂作品而言,無字還是作詞字少,這不是音樂的靈魂,音樂如果用哼唱與靈魂結合的方式去栓釋,即使詞少,依然深刻動聽。
來源:IPRdaily中文網(wǎng)(iprdaily.cn)
作者:木魚燃燈 知識產(chǎn)權那點事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chǎn)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chǎn)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chǎn)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nèi)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wǎng)頁面瀏覽量已經(jīng)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wǎng):iprdaily.com 中文官網(wǎng):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wǎng)(iprdaily.cn)并經(jīng)IPRdaily.cn中文網(wǎng)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jīng)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