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如果訴爭商標是由地名與其他構成要素組成,即不能當然地以其中包含地名為由,直接援引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予以駁回,而仍需根據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判斷訴爭商標是否已經在整體上形成了區(qū)別于地名的含義。 ”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秦雪
案情簡介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啤酒有限公司(下稱“某啤酒公司”)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國家知識產權局
第12445672號“哈爾濱小麥王”商標(以下簡稱訴爭商標),由某啤酒公司于2013年4月18日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指定使用在第32類啤酒、姜汁啤酒、麥芽啤酒、制啤酒用麥芽汁、制啤酒用蛇麻子汁、麥芽汁(發(fā)酵后成啤酒)商品上。
2014年2月10日,商標局發(fā)出《商標駁回通知書》,駁回了訴爭商標的注冊申請。理由是訴爭商標中的“哈爾濱”為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名稱,且訴爭商標并未形成其他強于地名的含義,已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下簡稱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之情形,不得作為商標使用。某啤酒公司不服該決定,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為證明“哈爾濱”及“哈爾濱小麥王”商標的使用情況,某啤酒公司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交了證據。
一審法院認為:“哈爾濱”在啤酒商品上已經形成了區(qū)別于地名的其他含義。
訴爭商標為“哈爾濱小麥王”,相關公眾容易將其識別為由“哈爾濱”和“小麥王”兩個詞匯組成。由于“哈爾濱”指定使用在啤酒商品上具備區(qū)分商品來源的顯著特征,因此,訴爭商標作為一個整體,易被相關公眾識別為是“哈爾濱”啤酒的系列產品之一。并且,同一品牌啤酒產品區(qū)分不同類型是啤酒行業(yè)的常見現象,如“青島純生”“青島冰醇”,“燕京鮮啤”“燕京清爽”等。訴爭商標雖然包含了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地名“哈爾濱”,但由于“哈爾濱”在啤酒商品上已經形成了區(qū)別于地名的其他含義,訴爭商標客觀上能夠起到區(qū)分商品來源的作用。
二審法院認為:訴爭商標為“哈爾濱小麥王”,其中“小麥王”指定使用在啤酒商品上,不具備顯著性,而“哈爾濱”為黑龍江省省會,屬于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作為除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外的普通商標,訴爭商標能否獲準注冊關鍵看“哈爾濱”是否具有“其他含義”。這里的“其他含義”是指除地名名稱本身所指向的行政區(qū)劃之外的含義?!肮枮I”本身作為地名,其在行政區(qū)劃之外并不具有其他含義。因此,訴爭商標的申請注冊屬于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不得作為商標的情形,一審法院對此認定錯誤,二審法院予以糾正。
再審法院認為:在案證據可以證明,“哈爾濱”系列啤酒產品經過某啤酒公司長期、大量地使用和持續(xù)、廣泛地宣傳,已經具有了較高的市場知名度。相關公眾在看到“哈爾濱”商標時,可以將其與啤酒等商品的提供者某啤酒公司建立起較為穩(wěn)定的產源聯系。而根據原料、口感的差異,將使用同一商標的啤酒進一步細分為不同的產品類型,應屬啤酒生產行業(yè)的常見作法。因此,整體而言,訴爭商標“哈爾濱小麥王”易被相關公眾識別為某啤酒的系列產品之一,具有區(qū)別于地名的其他含義,亦可以發(fā)揮識別商品來源的作用。同時,基于“哈爾濱”商標在啤酒商品上已經積累的商業(yè)信譽,訴爭商標與某啤酒公司“哈爾濱”系列品牌所具有的產源指向關系一致,故訴爭商標的使用也不會使相關公眾因產源上的錯誤認識,而產生誤認誤購的后果。
判決:一、撤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京行終2649號行政判決;二、維持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15)京知行初字第807號行政判決。
案件評析
根據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xù)有效?!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17]2號,以下簡稱商標行政案件司法解釋)第六條同時規(guī)定,商標標志由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和其他要素組成,如果整體上具有區(qū)別于地名的含義,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不屬于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所指情形。
作為商標授權確權審查中的絕對理由條款,商標法禁止將一定范圍內的地名作為商標注冊與使用的主要理由在于,一是防止商標權人不正當地壟斷公共資源。地名作為指代特定地理區(qū)域的一種符號表達形式,如若為個人所獨占,勢必影響社會公眾使用地名的表達自由。二是防止商標權人通過占用地名誤導公眾。地名還可能直接指代出產特定品質商品的產區(qū),如商標權人提供的產品并非來源于該特定產區(qū),社會公眾將可能基于對商品品質、商品來源的錯誤認識,而產生誤認誤購的結果。三是維護商標的顯著特征。地名對地理區(qū)域具有指代作用,如果商標標志從整體上即可無歧義地指向地名,顯然不能發(fā)揮識別商品和服務來源的作用,除非符合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情形,否則不應作為商標核準注冊。
但最高法院商標行政案件司法解釋第六條同時規(guī)定,如果訴爭商標是由前述地名和其他要素組合而成,如果可以從整體上實現與地名的區(qū)分,即不應被認定為違反了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這是因為,訴爭商標已經通過增加其他構成要素等方式,保持了與地名之間的必要距離。相關公眾在看到訴爭商標時,不再因此而產生地理位置上的聯想,也不會影響其他社會公眾使用地名的表達自由,進而避免了訴爭商標申請人借助商標申請和注冊行為不正當地擠占公共資源的可能性。
基于此,如果訴爭商標是由地名與其他構成要素組成,即不能當然地以其中包含地名為由,直接援引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予以駁回,而仍需根據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判斷訴爭商標是否已經在整體上形成了區(qū)別于地名的含義。
對于本案而言,“哈爾濱”系列啤酒產品經過某啤酒公司長期、大量地使用和持續(xù)、廣泛地宣傳,已經具有了較高的市場知名度。相關公眾在看到“哈爾濱”商標時,可以將其與啤酒等商品的提供者某啤酒公司建立起較為穩(wěn)定的產源聯系。而根據原料、口感的差異,將使用同一商標的啤酒進一步細分為不同的產品類型,應屬啤酒生產行業(yè)的常見作法。因此,整體而言,訴爭商標“哈爾濱小麥王”易被相關公眾識別為某啤酒的系列產品之一,具有區(qū)別于地名的其他含義,亦可以發(fā)揮識別商品來源的作用。同時,基于“哈爾濱”商標在啤酒商品上已經積累的商業(yè)信譽,訴爭商標與某啤酒公司“哈爾濱”系列品牌所具有的產源指向關系一致,故訴爭商標的使用也不會使相關公眾因產源上的錯誤認識,而產生誤認誤購的后果,訴爭商標未違反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
(原標題:如何理解與判定商標中“地名具有其他含義”?)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秦雪
編輯:IPRdaily辛夷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如何理解與判定商標中“地名具有其他含義”?(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