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藝術即歷史
《江寬風緊 折綿寒》,朱屺瞻,中國畫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洶涌而至的西潮沖擊下,五四運動前后,知識分子提出的“中國畫學的衰弱”及“美術革命”是中國所有藝術家所共同面臨的困局。在1920年代,畫壇仍然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運轉,京滬兩地國畫社團的數(shù)量驚人,眾多的畫家堅持傳統(tǒng),以繼承文人水墨的傳統(tǒng)技法和價值觀為自身藝術創(chuàng)作的宗旨。
《綠荷》,謝稚柳,中國畫
到了1930年代,即使在美術運動已經形成風潮的時候,仍然有大量的藝術家在進行傳統(tǒng)圖式繪畫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
《設色山水》,錢瘦鐵,中國畫
如何對待洶洶而來的西方文明,關乎本國的未來是否能夠成功的進行現(xiàn)代化轉型,成為可以和西方列國并肩的強國,因此是中國近代政治和文化所面臨的最重大課題,無論是全盤西化、還是折中派提出的“調和中西”論,都曾在思想界經過反復的大討論,每種理念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
同樣的情形也發(fā)生于美術界,隨著第一代留學歐美及留日藝術生的歸國,開始在各個美術教育機構擔任教職以來,西方繪畫思想和技法開始廣泛傳布。在如斯情境下,本國傳統(tǒng)繪畫面臨著如何轉化發(fā)展其中可資利用的部分的問題,而作為治療本國繪畫積弊而引進的西方油畫,也面臨著如何融入中國本土藝術傳統(tǒng)的問題。
《琵琶仕女》,林風眠,中國畫
同思想界不同的是,在美術界,即使提出了美術革命這樣激進的口號,繪畫的全面西化也是很難從實踐上實現(xiàn)的。而徹底棄絕中國畫這種形式,使中國畫家完全采用油畫的材料和技法,顯然是違背藝術規(guī)律的的。油畫本是在歐洲國家漫長的政治和文化發(fā)展史上自然形成的畫種,深植于西方的文化肌體之中,將其完全移植至不同的文化語境之中,從實踐和大眾的接受度上來講,都是難以操作的。
《貴妃醉酒》,關良, 中國畫
到了1930年代左右,經歷過多次的大討論和數(shù)十年的藝術實踐,對于中西方美術的討論逐漸變得理性,從最初的“東西優(yōu)劣”到討論“東西異同”的轉變,通過“中西美術比較”,認識得到深化,中國畫擺脫了五四時期與西洋畫比較相對被動的狀況,不少中國畫家試圖“融合中西”。
《風景》,汪亞塵,油畫
1949年之后,新政權全面封禁西方思潮,蘇聯(lián)的繪畫因為政治的關系曾經對中國繪畫發(fā)生過短暫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很快也隨著中蘇交惡而在官方層面斷絕了。1950至1960年代的中國繪畫,中國畫多從傳統(tǒng)的民間繪畫中尋找資源,而外來的油畫則加速了“油畫民族化”的速度。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期,國家再次開放,新的西方文藝思潮重新洶涌而來,給予封閉已久的中國新的沖擊,繪畫的中西融合重新面對著新的多方位的資源,呈現(xiàn)出了比1930年代更為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
《玉人歌舞未曾歸》,豐子愷,中國畫
為人生、為大眾的藝術,是在近現(xiàn)代美術啟蒙時期出現(xiàn)的最重要的美術思潮。傳統(tǒng)文人畫的精英化傾向,脫離民間大眾生活的弊端在近代的智識階層中引起了普遍的反省。早在1920年代,就有許多油畫家提倡藝術為大眾服務。
《女電焊工》,呂蒙,版畫
而將“為大眾的藝術”通過自己的推動和呼吁,落實到藝術的實踐上的重要人物是魯迅。在他的努力下,新興版畫運動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木刻成為比油畫更方便表現(xiàn)中國現(xiàn)實,“為人民服務”的大眾化的藝術形式。魯迅主張藝術與社會生活、與社會斗爭緊密聯(lián)系起來,提倡為大眾服務的大眾文藝。左聯(lián)的周揚、夏衍等人也曾先后發(fā)表文章,討論文藝大眾化的意義。
《開城之春》,沈柔堅,版畫
救亡壓倒啟蒙,為大眾的藝術成為主流??谷諔?zhàn)爭期間,在延安的木刻藝術中得以蓬勃發(fā)展,特長是緊貼時代,反映民間大眾真實的生活。這在建國后成為官方支持的藝術圖式,并且一直影響到今日的美術創(chuàng)作。
《無題》,賀慕群,油畫
《無題61》,李青萍,油畫
這一時期的藝術家作品有強烈的的西洋味道,但亦有自己的個人風格,他們不同于文化上保守的傳承派,也不同于以“中西融合”為志向的革新派,他們的作品中有中國元素,但是總體面貌更傾向于學習西方。他們是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作品傳達出的,是在亂相紛呈的世道里,沒有糾集在某些觀念旗幟下的屬于個人的藝術選擇。
來源:概藝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與光同行!2021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權精英”榜單揭曉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概藝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